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李國堅)近年來,藍山縣以建設法治政府示范縣為抓手,著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抓實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被評為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政府護企:強化法治保障
3月28日,藍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福明率公安、司法、人社等部門人員一同前往臺資企業湘威公司召開座談會,為企業解決勞資糾紛。座談會上,各相關部門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律師從法律角度對企業的管理制度及相關文書提出了修改建議。
“政府對我們企業的支持,既專業,又及時。”湘威公司主管張女士高興地說。
為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藍山縣出臺了多項政策。2024年,該縣在湖南省政務服務平臺發布縣級政務服務事項2092項,網上政務服務事項向基層延伸,覆蓋14個鄉鎮,219個行政村(社區)。根據政府采購法規定,促進政府購買的透明性、公開性、規范性,全面梳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入駐湖南省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平臺委托人184家,中介機構39家,發布采購公告873個,入駐率、公告發布率、應用推廣率等均處于永州市領先位置。
藍山縣大力實施主體強身行動,經營主體、企業、個轉企等均超額完成任務;強化知識產權建設,新注冊商標590件,位列全市第三;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制度,推進柔性執法和包容審慎監管,下達不予處罰6起、從輕處罰46起、減輕處罰128起,免罰和從輕減輕處罰案件占比86.5%。積極提升執法人員素質,全縣8406名干部職工參加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通過率100%。
藍山縣積極開辟涉民企案件律師閱卷綠色通道,推動律師閱卷從“現場閱卷”到“網上閱卷”,將“最多跑一次”升級為“一次也不用跑”。深入推進“互聯網+公安政務”服務;設立園區警務室、重點企業“快反135”群防平臺,在園區13家規模以上企業落實“一企一警”,讓企業更安心。
矛盾調解:發揮法治優勢
4月8日,一起醫患糾紛雙方當事人在縣司法局矛盾調處中心開展第二輪調解,在政法“五老”的主持下,雙方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至此,一起有可能引起上訪和訴訟的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近年來,藍山縣充分發揮退休老法官、老檢察官、老警察、老司法人員、老律師等“五老”的作用,“抓前端、治未病”,促推做實訴源治理,不斷加強訴前調解,民事訴訟案件同比下降2.3 %。縣法院立案各類侵害企業合法權益行為刑事案件11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9人。訴前成功調解涉企案件376件,成功率57.23%。縣法院深入開展“情暖三湘”民生司法保障提升年行動,依法審理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涉民生案件90件,努力解“案結”、化“心結”。縣法院文化建設經驗做法獲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審判》全面推介。
近年來,藍山縣著力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實行“政法五老+調解員”聯合調解,加強重點人員、重點群體排查管控和教育幫扶等多項舉措,全力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動糾紛化解關口前移。全縣共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248個,專業性、行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11個。全縣共有人民調解員896人,其中專職調解員141人,兼職調解員755人。2024年,全縣各調解委員會共排查調處矛盾糾紛3655件,調處成功3145件,成功率86%。
2024年,藍山縣組織政法“五老”調解員到全縣14個鄉鎮開展人民調解員專場培訓,培訓調解員1100余人次,實現村級人民調解員培訓全覆蓋。組織全縣村(社區)法律顧問與擔任村“兩委”干部的法律明白人結對子,目前共有51名村(社區)法律顧問與219個鄉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完成結對子。
法援惠民:彰顯法治溫暖
2月7日,70歲的厲國義老人給縣司法局送來錦旗,感謝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為他介紹的法援律師盡心盡力,為他追回9000余元為別人犁田的勞務費。
近年來,藍山縣司法局積極推行法律援助“點援制”,從“吃配菜”到“吃點菜”,把申請援助律師的選擇權交到受援當事人手中。
藍山縣著力強化公共法律服務,整合律師、政法干警及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等資源,健全公共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網絡、熱線平臺規范運行、深度融合,法治產品和服務供給持續優化。積極開展“法援惠民生 關愛老年人”“法援惠民生 關愛女性與家庭”系列法律援助活動,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現場解答群眾咨詢1800余人次。2024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60件,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不斷提升。縣司法局律師工作與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股被評為全國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先進集體。
藍山縣把維護農民利益當作重點工程抓實抓好。健全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探索開展農民工工資勞動爭議速裁及“仲裁+工會”勞動人事爭議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按月開展集中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集中接訪日活動,從整體上提高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效能。共受理政府項目、國企項目欠薪線索交辦和投訴件311件,追回欠薪1048.2萬元。共督促12個建筑企業補發農民工工資401.3萬元,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的溫暖。
責編:左爽
一審:左爽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